二次供水是指单位或个人将城市公共供水或自建设施供水经储存、加压,通过管道再供用户或自用的形式。二次供水的水质可能会变差,这主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二次供水水质变差原因:
1. 设备设施问题
部分小区的二次供水设施建设时选用了品质较差的管材、水箱等,随着时间推移,这些设备容易老化、损坏,导致水质受到污染。
一些二次供水设施如水池、水箱等,如果长时间不进行清洗消毒,会滋生细菌、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影响水质。
2. 管理维护问题
很多小区的二次供水设施由物业公司管理,但部分物业公司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无法及时发现和处理水质问题,导致水质恶化。
有的物业为了节省成本,减少对二次供水设施的维护投入,如不及时更换损坏的设备、减少清洗消毒的次数等,也会使水质得不到保障。
3. 外部环境影响
二次供水设施多处于小区内部,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污染,如附近有施工工地、垃圾处理场等,灰尘、杂质等可能会进入供水系统,影响水质。
若小区的供水管道与污水管道等存在交叉或连接不合理的情况,可能会导致污水渗入供水管道,造成水质污染。
4. 监测监管不足
多数小区没有安装水质监测监控装置,卫生防疫部门的监测频次也较低,无法及时发现水质异常情况。
二次供水涉及多个管理部门,如水务、住建、卫生等,但在实际监管中,可能存在职责不清、协调不畅等问题,导致监管不到位。
二次供水水质检测多久一次?
1.定期检测
一般每半年至少应对二次供水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清洗、消毒,并进行水质检测。
对于一些地方的具体要求可能更严格,如西安市规定城市公共供水企业、自建设施供水单位对二次供水水质应当每月至少检测一次;郑州市规定城市公共供水企业、自建设施供水单位和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单位对二次供水水质应当每月至少检测一次,并报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在其信息平台上公示。
2.不定期检测
在极端天气或自然灾害发生后,应立即进行检测,以确保供水的安全性。
在供水网络改造和管道维修等工程中,也需要进行水质检测,防止污染。
总的来说,二次供水的水质可能会因设备设施、管理维护、外部环境以及监测监管等多方面因素而变差。因此,需要加强二次供水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加强水质监测和监管力度,以确保居民用水的安全和卫生。